合肥:保护建筑遗产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保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筑承载着城市记忆,记录着城市的沧桑与辉煌,是城市文化的写照。包公祠传承着包公、廉政文化;李鸿章故居贯穿了晚晴的风雨飘摇;安徽省博物馆老馆、原省政府办公楼、大钟楼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建筑则见证了合肥现代城市发展的历程……唯有保护好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遗产,才会使合肥的历史延绵不绝,永远焕发着悠久的魅力和时代的光彩。

20180927/54a5e4d6765e5a722aa7fa0615578b1e.jpg

安徽省合肥市建筑遗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文化多元,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保护:

一、加快修缮保护工作,挽救建筑遗产。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对文物建筑的管理,加大财政的投入,修复了一批凋敝破败的古建筑,如李鸿章享堂、大孔祠堂、卫立煌故居等,它们成为合肥市独特的人文景观。然而合肥市区仍有数座古建筑情况不容乐观:唐氏住宅、李氏粮仓、红星路李鸿章当铺以及拱辰街董氏住宅,都已残破不堪,亟待维修。政府部门应尽快推动唐氏住宅修缮工程开工,加紧研究制订李氏粮仓保护方案;尽早启动李鸿章当铺和董氏住宅的修缮保护项目,及时挽救这些珍贵的遗产,留住合肥的记忆。

二、推进保护规划编制,切实加强保护。保护规划是保障建筑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规范管理的基础,是实施保护工作的法律依据。应结合城市规划、充分考虑合肥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物保护单位特点,积极推动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这样才能够使建筑本体及其环境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才能充分发挥建筑遗产社会作用,促进合肥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建设动态信息数据库,提升管理效能。利用现代技术、数字化手段对优秀建筑遗产进行调查、测绘,全面记录每一处建筑的信息,既包括历史、形制、材料、工艺等建筑固有信息,也包括现状、用途、管理、修缮、保护等动态信息。以此为基础,建设合肥市建筑遗产的动态信息数据库,为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准确掌握建筑的保护与管理状况,制定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可靠保障,同时也使建筑的信息生命得以永存。

四、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公众参与。政府部门应通过出版物、展览、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体,介绍优秀的建筑遗产,宣传保护修缮工程,促进遗产地的参观和旅游。相关保护机构、文化机构应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加深入了解合肥市建筑遗产。鼓励、引导、组织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营造良好有序的保护氛围。建筑遗产保护是广大民众共同的事业,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全体民众自觉守护、积极参与,建筑遗产才会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首页   |  品牌故事   |  产品中心   |  工程案例   |  新闻资讯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6047766号-1

版权所有©江苏三弦建筑声学系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