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自引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以来,带给行业的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手段上,还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并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其价值逐渐被认知并日益凸显,近两年更是呈现出风生水起的发展势头。目前推动BIM发展的有两种模式,业主模式和承建商模式。目前业主推动占行业的70%,承建商推动占30%。随着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于初次接触BIM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免会问到“BIM技术在在施工中的应用都有哪些?”
经常听到通过BIM技术对施工进行模拟,是的,这确实是施工中BIM技术重要应用之一。模拟施工的目的是在施工前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不同资源配置对工期的影响,综合成本,工期、材料等得出更优的建筑施工方案。从而减少因为建筑过程中的错误造成的成本浪费。据统计由于管理及错误造成的成本浪费大概占总成本的10%-30%;那么在施工中更常见的BIM应用都有哪些?
1、碰撞检查,减少返工BIM更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降低识图误差,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进行碰撞检查,直观解决空间关系冲突,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返工,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终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能力。
2、模拟施工,有效协同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进度模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利用BIM技术进行协同,可更加高效信息交互,加快反馈和决策后传达地周转效率。利用模块化的方式,在一个项目的BIM信息建立后,下一个项目可类同的引用,达到知识积累,同样工作只做一次的“标准化”。
3、三维渲染,宣传展示三维渲染动画,可通过虚拟现实让客户有代入感,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配合投标演示及施工阶段调整实施方案。建好的BIM模型可以作为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基础,大大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与效率,给业主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提升中标几率。
4、积累经验,保存信息模拟过程可以获取施工中不易被积累的知识和技能。
5、可以把模拟的模型及数据卖给运营、维护方。因为建筑过程的数据对后面几十年的运营管理都是更有价值的数据。
6、通过BIM方法,增加信息传递和分发效率,让经济管理、风险管理的数据源收集更高效;通过集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让管理的分析过程,部分标准化后实现“电算化”,提高决策效率。
在中国,BIM理念正逐步为建筑行业所知。国内先进的建筑设计团队和地产公司纷纷成立BIM技术小组,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院、建研院等。同时,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专业BIM咨询公司、培训机构也开始渐渐崭露头角,在整个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策划、设计、招投标、施工、租售、运营维护和改造升级等阶段,都实现了BIM应用的突破。
对于设计企业中高层人员来说,组建BIM团队或许很容易。但是他得价值呢?会不会只是建模、做碰撞、三维可视化的运用就太浅了。但这是基础,也是必经的过程啊。
下面列出一些BIM实施价值,大家看看合理否?
BIM团队价值:提升设计院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设计院的竞争力,扩大设计院的服务范围。提高项目团队生产效率;
提高设计质量:图档标准的统一; 建筑、结构等专业碰撞查错; 各视图相关联,一处修改,处处更新。
三维可视化:通过三维模型实现与甲方及施工单位的顺畅交流;
管线综合:碰撞检查,实现多专业设计协同,减少设计错误;
绿色建筑分析应用:通过BIM模型,模拟建筑的声学、光学以及 建筑物的能耗、舒适度,进而优化其物理性能;
工程量统计:通过材料明细表生成所有精确的工程量统计;
四维施工模拟及后期施工现场协调:实现可视化的施工模拟,按照施工进度模拟建造过程,施工组织优化,造价控制,实现分阶段统计工程量,科学备工备料;扩大设计院承接业务能力:团队人员梯次分明、分工明确,BIM制图员与设计师的紧密配合;
BIM模型的运营管理:将BIM理念贯穿于整个建筑生命周期; 展望未来,随着项目经验的积累,族库可重复利用不断完善。项目团队结构的改变,分工变的明确,把设计师从大量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做设计。BIM绘图员有效配合各专业设计师。项目团队成本降低,提高工作效率。